南京行政服务中心大全

南京市行政服务中心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中心位于江东中路265号,奥体中心东侧,秉承现代、高效、简约、庄重的建筑风格,整体呈U形裙楼结构,分上、下二层,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1南京(市级)行政服务中心
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与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正局级建制,下辖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市投资建设项目代办服务中心,是市政府设立的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公共资源交易、群众诉求和项目代办服务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中心概况
市行政服务中心 集中办理市级部门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2011年10月正式对外开展服务。现进驻57个市级机关部门和单位,设立办事窗口170个。中心运行以来,倾力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品牌,以承担“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为契机,不断深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系列改革。秉承“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原则,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形成线上线下集约办理、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承担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信息、咨询、见证等相关服务工作。于2014年5月批准设立,为副局级事业单位。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统分结合、彰显特色原则,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推行统一进场交易、统一平台运行、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监察监督。目前承办建设、交通、水利、铁路以及货物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拍卖等八大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市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 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结、过错问责原则,受理、跟踪、反馈群众通过电话、短信、网上信箱、信件、手机APP等方式提出的与民生有关的咨询、求助、建议、投诉和表扬等事项。于2010年12月成立,2014年5月整体划入市政务办管理,为正处级事业单位。现设置70个话务坐席和30个培训席,与130家市级部门(单位)和各区(园区)、镇街联动办理诉求事项。
市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 主要承接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国家鼓励类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办服务。于2016年9月批准设立,为正处级事业单位。中心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南门大厅设有综合服务窗口,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综合旗舰店开设网上代办服务,围绕项目申报审批的各环节,按照自愿委托、免费代办、灵活定制、上下联动、依法合规、便捷高效原则,免费为投资者提供审批申报咨询、指导、协调、代办等各类服务。
布局设置
中心西门综合门厅设总服务台、信用查询服务区、政府公开信息查询区,电子认证数字证书办理、移动通讯服务等柜台,以及导引服务区、等候区。导引服务区设有3D电子导引、自助查询机、取号机等设备。
中心南侧为政务服务区(A区),主要办理市级部门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设有四个功能大厅:一层设企业注册大厅(A1厅)、投资建设大厅(A2厅)、经济政法大厅(A3厅);二层设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大厅(A4厅)。配套设置多个自助服务区、综合档案室、商务洽谈区和电子查询(填单)台,为进驻单位、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利服务。
中心北侧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区(B区),主要承接各类公共资源的交易活动。一层北门设服务台综合受理各类交易事项,设开标区(B1厅)、多功能区(B2厅)、封闭电子评标区(B3、B4厅),配套设置金融服务区、商务中心、综合档案室。
中心二层西侧为办公区和会议服务区,设大、中、小型会议室8个,以及商务洽谈区。
地理位置
中心位于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奥体中心东侧,整体呈U形裙楼结构,地上二层,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
邮编:210019
附近公交、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可在奥体东站下,从4号出口出站。乘坐公交57路、41路、92路、134路、160路,在庐山路·奥体大街站下;乘坐公交85路、109路、166路、G6路、有轨电车一号线,在奥体中心东门站下。
联系我们
总服务台咨询电话:025-68506850
2六合区行政服务中心
南京市六合区政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2016年4月设立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外挂行政服务中心牌子),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龙池路333号。咨询电话:025-57011111。
主要功能
中心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政务热线、投资建设代办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呈现出布局合理、服务全面的特点。
布局设置
中心分为地上4层,地下1层。1-4层面积为1.3万平方米,为开放式结构。其中1-2层进驻部门34家部门,开设窗口91个,进驻事项1133项,一层主要设置不动产及国土相关业务、交通运输局、残联、农业局等41个窗口,二楼设置有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链条(发改、规划、环保、人防、水务、消防等)、住建局等50个窗口。四楼为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六合分中心。入驻的审批服务部门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集中进驻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变多家受理为一站式服务。
中心特色
中心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辐射到全区每一个企业每一位群众。
机构设置
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
(一)综合科
负责机关文电、机要档案、安全保密、接待会务、对外交流、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财政工作;负责起草重要文稿和综合性文字材料;拟定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综合协调处理信访和突发事件;协助做好党务群团、人事、后勤工作;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审批服务管理科
承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相关工作;负责区级各部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其他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中心的审核、管理和调整工作;建立完善审批事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审批项目的联审会办、并联审批;负责审批业务数据的应用和统计分析工作;协调各进驻部门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审批业务培训;负责指导全区街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管理。
(三)交易管理科
承担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行业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相关细则和交易规则。
(四)监督考核科
研究和制定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监督考核工作;负责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进驻管理;负责受理政务服务诉求,跟踪回访不满意件;负责窗口综合服务工作;负责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化工作;负责中心网络管理、运行和信息网络安全;负责各类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维护;负责中心门户网站、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联系我们
咨询服务:025-57011111
3栖霞区行政服务中心
栖霞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4月30日,并于2018年1月份搬迁到了文苑路118号仙林商务中心一层。中心办公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设有A、B、C、D 4个办事大厅,分别为民生服务、税务服务、商事登记和公安服务大厅。政务中心共进驻28个部门,工作人员133人,设置办事窗口98个,可受理380多项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事项,日均接待群众达到2000人左右,是区政府加强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的重要平台。
中心另设档案局、人社局、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国税分局、公安分局,办理档案查询、社会保障、婚姻登记、申报纳税、户籍和身份证办理及刻章备案等相关事务。
主要功能
民生服务大厅(A厅),设有窗口43个,进驻人社、民政、住建、交运、规划等部门办事窗口以及全科窗口,可受理有关社保、婚姻登记、运管业务、规划、并联审批、消防、公共自行车等业务。其中,设有全科窗口5个、代办窗口1个,可受理16个部门的159项行政许可、其它权力和公共服务类事项。
税务服务大厅(B厅),设有窗口32个,目前共开放国税6个窗口、地税3个窗口,可办理咨询辅导、税务信息变更、纳税申报、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开具涉税证明、打印三方扣款协议等部分业务事项,后期区国税、地税全部窗口进驻后,可受理所有税务相关业务。
商事服务大厅(C厅),设有窗口12个,可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变更、备案注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登记等事项,并提供银行开户服务。另外,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档案设在C厅,群众前来办理业务时查档将更加方便。
公安服务大厅(D厅),设有窗口12个,另外,还设有照相室2间,可办理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以及刻章备案等服务,集中办公后出入境证件的办理为原人流量的两倍。
布局设置
目前中心分为A、B、C、D四个服务区域,入驻共29个部门,进驻全区121项行政许可、211项备案核准等其他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心面积达3500多㎡,设有对外服务窗口98个、等候位560个,窗口工作人员133名,配套有100个左右停车位。为方便群众办事,民生服务大厅(A厅)设有总服务台。各厅均设有窗口综合显示屏、公共显示屏、自助查询机、取号机、导示牌等设备,还配置了饮水机、打印复印、自助上网、手机充电、常用药品、读报栏、轮椅、儿童推车等多项便民服务设施,另外还配置了母婴室、儿童游乐室。
中心特色
1、请在此编建成区、街、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按照政务服务“一张网”目标,区、街服务中心统筹规建、整体推进、分级实施,建成1个区行政服务中心、9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11个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区行政服务中心突出为企服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侧重便民服务、社(村)便民服务站着重咨询、代办服务,形成区、街、社区(村)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平均每3.2k㎡就有一个政务服务网点、每百人拥有约1.4㎡的政务服务面积,社区(村)政务服务网点覆盖率100%,有效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不见面审批”和联网联办。按照江苏省行政审批“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一号答、不见面”的改革要求,我们首创了“不见面审批”改革。不见面审批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集成利用人脸动态识别、身份远程验证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将传统的窗口面对面办事情景以互联网上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重塑、再现,办件网上申请、材料网上提交、审批网上流转、结果快递送达。目前微信版“不见面”程序可以实现区级459项、街道132项服务事项的“不见面”办理。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我们优化“刻章缴费、税票申领和银行开户”三个环节,将企业注册信息实时推送至公安部门印章管理系统,企业直接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在线缴费完成刻章办理,税务发票也可以实施“网上领、邮递送”,还与银行合作,在服务中心直接设立服务窗口办理开户业务公司印章、税务发票、开户银行卡可以与营业执照同步快递送达,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等事项全流程的“网上办、不见面”。为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梳理了60项涉及社保、民政、计生、助残、查档、个体商事登记等便民服务事项,打破政务服务属地化办理限制,推行区、街服务中心联网联办,这些事项不再受户籍地限制,群众享受到了就近办事的便利。在联网联办的基础上,推进企业设立登记下放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商事登记可以在任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2017年,区、街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审批、备案和公共服务事项512783件,其中“不见面”办件56760件,通过EMS寄达不见面办件1356件。
3、“全科政务”服务模式。栖霞区、街服务中心推行“前台全科受理、后台限时审批”、受理与审批相分离的“全科政务”服务模式,服务中心行使受理权,各相关部门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行使审批权,审批结果由窗口集中反馈,实现一个窗口、一台电脑、一名“全科”社工即可承接区、街服务中心的所有业务,政务服务事项可以“一站式”办结,群众办事不需要再往部门和科室跑。尧化街道梳理并制定了215条全科政务的管理标准、业务标准以及服务标准,形成了全科政务标准体系。申报了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并于2017年7月通过终期评估。为全科政务提供人才保障,我们注重全科政务人才梯队建设,研发了全科政务学习培训管理平台,全区共有429人上线学习、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全科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全科改革以后,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每个全科窗口可受理16个部门159个事项,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受理8大类103个事项,办结时间平均提速120%以上,2017年全区80%左右的办件由全科窗口完成,群众满意率在99.5%以上。
4、代办陪办服务。 栖霞区把开展投资代办项目代办服务作为优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整合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我们筹建了栖霞区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为栖霞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我们建立了区、街道(园区)、社区(村)三级代办陪办服务体系,提供包括投资建设项目、商事登记以及其它便民服务事项的代办服务。区代办中心现日均代办商事登记60余件,领取营业执照从10个工作日压缩到2小时,提速率97.5%;2017年,街道(社区)代办陪办60类公共及便民服务事项51000余件。为提升代办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水平,扩大代办服务覆盖范围,在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以我区推广“不见面审批(服务)”工作为契机,组织各街道(园区)代办员、综合执法队员、社区网格员近50人,利用“不见面”平台实现互联网+代办服务。
5、“线下12小时、线上24小时”延时服务。栖霞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线下12小时线上24小时”全天候服务,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周六不休,线上24小时通过大厅全天候接受群众查询、咨询、预约和办事申请,办事群众还可以通过“栖霞区不见面审批APP”办理事项24小时受理,全年无休。
机构设置
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
(一)综合科
负责机关文电、机要档案、安全保密、接待会务、对外交流、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人事、财务、教育、培训、信访等工作;负责起草重要文稿和综合性文字材料;拟订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相关活动的新闻和信息发布、舆情监测、媒体沟通等工作;协调推进区、街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归口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热线的绩效考核工作;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审批服务管理科
承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相关工作;负责区级部门行政许可、其他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核、管理和调整工作;建立完善审批事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审批项目的联审会办、并联审批;负责审批业务数据的应用和统计分析工作;负责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业务培训和监督考核工作;负责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牵头协调和深化推进;负责窗口综合服务工作;负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部门办事大厅的规范化建设、事项管理、监督考核和业务指导工作。
(三)政务热线管理科
承担“12345”政务热线的办理工作;研究制订政务热线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全区各承办单位热线办理的业务指导工作;负责政务热线诉求办理的综合协调、核查督办和统计考核工作;做好相关社情民意、舆情分析的编报工作。
(四)民生热线服务科
承担“96106”民生热线的日常运行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负责市民来电、领导信箱的接办回复;负责民生服务接听、回访、值班工作;研究制订民生热线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全区各承办单位热线办理的业务指导工作;负责民生热线诉求办理的综合协调、核查督办工作;负责街道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建设运行、统计分析、绩效考核工作。
联系我们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18号
邮编:210046
联系电话:85561593
公交地铁路线:97路、146路、310路、331路和D1路;地铁2号线仙林中心站
4浦口区行政服务中心
浦口区政务管理办公室按照“三位一体运行”的原则,整合和强化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和“12345”政务热线管理等职责。
主要功能
承担对进驻中心的各窗口单位集中办理事项的协调、指导和服务等工作;协助做好进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中心办公自动化及网络技术保障服务等工作;负责中心公共场所安全及公共秩序的维护管理等工作;负责辅导投资方准备各种申报材料、代理投资方在必需的环节申报材料并协调各审批环节按时限办结审批;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布局设置
中心正门北大厅设有总服务台、导引服务区和等候休息区。导引服务区设置自助查询机、取号机和区信用自助终端机、导示牌等设备。
中心一楼为便民服务厅,二楼为社会保障区和企业开办区,三楼为投资项目报建厅。
中心特色
1、许可审批“一站式”服务。区级行政许可项目及公共服务项目集中进厅,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2、投资项目全程代办。设立投资项目代办窗口,建立 “扎口管理、一窗受理、转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高效服务全区重大项目。
3、资源共享,智慧政务。所有政务服务信息数据统一纳入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受理收件、资料共享、收费发证、监督监管等工作全程网上运行。
机构设置
根据上述职责,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
综合科负责机关文电、机要档案、安全保密、接待会务、对外交流、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所属单位财务工作;负责起草重要文稿和综合性文字材料;拟订机关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综合协调处理信访及突发事件;归口管理机关和所属单位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相关活动的新闻和信息发布、舆情监测、媒体沟通等工作;负责党、工、青、团、妇工作;管理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队伍建设、任免奖惩、调配、工资、职称、考核、离退休等工作;负责机关、所属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工作。
审批服务管理科承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相关工作;负责区级部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其他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中心的审核、管理和调整工作;负责企业登记综合管理;完善审批事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审批项目的联审会办、并联审批;负责审批业务数据的应用和统计分析工作;负责各部门进驻工作人员的审批业务培训工作;负责街道、社区(村)便民服务事项的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工作;研究推进全区重大项目模拟审批、多评合一工作。
信息网络管理科负责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牵头协调和深化推进;负责中心门户网站;负责对权力清单公布的行政权力,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盖章、收费、中介、要件、时限等要素;负责区政务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服务大厅“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协调监督全区街道便民服务系统建设;负责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负责公共资源交易业务信息化工作;负责中心电子监控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和电子专业交易系统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和数据交换各类交易电子信息资料档案。(目前还未组建完成)
监督考核科研究和制定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与工作人员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考核工作;负责进驻单位工作人员的进驻管理;负责窗口综合服务工作;研究制定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区级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之外设立的其他服务窗口业务管理考评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联系我们
地址:浦口区江浦街道象山路4号
邮编:211800
联系电话:69659098、69659099
公交(地铁)路线:686路、605路、610路、D7路;地铁龙华路站
5鼓楼区行政服务中心
鼓楼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10月,2013年5月原鼓楼、下关两区合并成立新的鼓楼区,两个行政服务中心根据职能合并调整为企业大厅与居民服务大厅,开展错位服务。
企业大厅位于中山北路540号,面积约720平方米;居民大厅位于山西路84号,面积约1000平方米。审批服务科5名人员负责日常管理,部门入驻窗口工作人员97人。
主要功能
集中办理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整合区级机关的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中心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发件。
全区政务服务工作按照“1+2+N”的模式(即一个政务中心、两个服务大厅、多个部门<街道>分中心),构建全区政务服务管理体系,除因常年无办件而挂起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外,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均已纳入两级大厅办理;所有行政权力事项、服务事项均纳入”江苏政务服务网“进行统一网上受理,并通过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
布局设置
鼓楼区行政服务中心两个大厅共进驻部门26个。
企业服务大厅14个: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特种设备、餐饮许可)、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分局(公章)、城管局、环保局、卫计局、全科窗口(旅游局、商务局、文化局、安监局、国土分局、统计局)、消防。
居民服务大厅14个:公安分局(出入境)、财政局、残联、组织部、全科窗口(体育局、民政局、住建局、民宗局、编办、发改局、教育局、侨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卫计局(婚孕检)。
中心特色
1、开展错位服务。将原有的鼓楼、下关两个大厅依据实际调整为企业服务和为个人服务两个层级,方便群众区分,同时解决了两个大厅面积过小的问题。
2、创新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在全省首次提出“家门口的政务服务”理念,首次将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至第五级的社区(省、市、区、街、社),立足全区,盘活街道,贯通社区,重点突出“三办”服务,即通办、代办、延时办,旨在打破部门壁垒,打通区、街、社三个层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创新服务、就近受理、一网办理,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提升区内居民的获得感、体验感。
机构设置
鼓楼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鼓楼区政府正处级派出机构,与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由下设的审批服务科负责中心日常管理、考核、投诉等相关事宜。
联系我们
1、企业服务大厅
地址:中山北路540号;
邮编:210011;
电话:58591777;
公交信息:31、34、53路惠民桥站;12、16、18、39、149路热河路站;307路天妃宫站。
2、居民服务大厅
地址:山西路84号;
邮编:210009;
电话:83230218;
公交信息:3、8、22、42、74、114、78、318路傅佐路站;地铁1号线玄武门站转3、8、114路至傅佐路站等。
6玄武区行政服务中心
南京市玄武区行政服务中心于2007年由区政府建设并投入使用,位于珠江路455号,场所面积883平方米,可容纳53个窗口同时对外服务,现有22家部门进驻中心,工作人员70余人。目前,中心可办理行政和服务事项共计150余项,工作日均办件量300余件。
主要功能
(一)协助区有关部门拟订和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改革方案。
(二)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区级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集中办理,并负责办理情况的督查、督办、统计和考核等工作。
(三)承担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日常管理、协调、督办和绩效考核等有关工作。
(四)承担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及日常维护工作。
(五)负责对中心各窗口、进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负责受理政务服务相关诉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协调处理中心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协调进驻中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协调提供进驻中心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所需的相关服务。
(七)指导全区各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区级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之外设立的其他办事大厅的规范化建设;负责对便民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日常政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八)承担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布局设置
南京市玄武区行政服务中心位于珠江路455号,中心场所面积有883平方米,可容纳53个窗口同时对外服务,现有22家部门进驻中心。
中心特色
1、实现政务服务体系一体化运行。建成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服务网络,区政务办、区行政服务中心、“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一办三中心”的实体化运行。
2、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604项行政事项和119项便民服务事项接入“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按照“三级四同”要求,将全区27个部门661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办事指南接入江苏政务服务网。
3、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依托“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打造从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全链条的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网上办事大厅”,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4、事中事后密切监管。全程留痕、规范使用“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科学运动综合监察模块,对窗口部门业务办理时效、审批结果、满意度进行全流程动态监管。
机构设置
2016年5月,经区政府批准,设立南京市玄武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挂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全区各部门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的集中办理、“12345”政务热线管理的责任。设综合科、政务服务监督管理科、政务热线管理科3个内设机构,机关行政编制8名。
2016年10月,经区委常委会、编委会研究同意,设立玄武区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为区政务办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科级,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5名。主要承担辅导投资方准备各种申报资料、代理投资方在必需的环节申报材料并协调各审批环节按时限办结审批等职责。
联系我们
地址:玄武区珠江路455号
邮编:21018
联系电话:025-83678288
附近公交、地铁:乘坐地铁3号线至浮桥站下车,3号出口出站;乘坐公交2路、31路、44路、52路、95路、201路至四牌楼公交站下车;或6路、47路、65路、95路至浮桥西站下车;或6路、52路、68路、80路、91路、313路至浮桥站下车。
7秦淮区行政服务中心
南京市秦淮区行政服务中心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主要功能
南京市秦淮区行政服务中心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整合区级机关的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中心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发件。
布局设置
中心位于太平南路69号,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中心进驻机关部门和单位28个,设60个对外服务窗口。
中心设服务台、导引服务区和等候休息区。导引服务区设置自助查询机、取号机、导示牌等设备。等候休息区配备公共电脑、信息查询机等便民设备。
中心一楼设市场监管局窗口、卫计局窗口、残联窗口、公安分局(刻章备案)窗口。中心二楼设综合窗口、国地税通办窗口、财政局窗口、文化局窗口、环保局窗口、消防大队窗口、建设局窗口、民政局窗口、发改局窗口、城管局窗口、公共自行车窗口。
中心特色
区行政服务中心本着“便民利企、高效优质”的服务原则,积极贯彻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等各项任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1、立足省政务服务网,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审批事项清单与办事指南查询、在线申报、网上受理等功能;依托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开通EMS快递寄送功能,实现各类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的结果证照“不见面”送达。
2、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及与之关联的公共服务事项集中进入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前台收件、后台运行、限时办结”的管理体制。推出新办企业国税涉税事项套餐服务,开辟国地税自助办税办理区,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重大项目“预审代办”服务。成立区代办中心,积极推进投资建设项目“预审代办”工作,并把新开办企业纳入代办范围,申办人无需在各审批部门间往返跑路。
机构设置
秦淮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挂秦淮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由下设的审批服务管理科负责中心日常管理、考核、投诉等相关事宜。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5-84556039
详细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69号
邮编:210002
公交(地铁)路线:
公交:可乘1路、31路、80路、202路、313路到大行宫南下车;或乘5路、9路、25路、29路、29路高峰巴士、34路、34路区间、95路到大行宫东下车。
地铁:乘地铁2号线或3号线到大行宫站。
8建邺区行政服务中心
建邺区行政服务中心于2002年9月21日挂牌运行,现坐落于雨润大街99号双和综合办公区。中心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有A、B、C、D 4个办事大厅,进驻25个区级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150余名,设置办事窗口96个,办理区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共540余项,是区政府集中多个职能部门、以窗口方式受理、履行相关行政许可职能和提供行政服务的工作平台。
中心另设档案局、人社局、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地税局分中心,办理档案查询、社会保障、婚姻登记等相关事务。
主要功能
集中办理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和“应进必进”原则,整合区级机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中心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发件。
布局设置
中心公设4个办事大厅,分布情况如下:
A厅:发改局、人防办、编办、国土分局、环保局、安监局、物价局、教育局、体育局、民宗局、残联、民政局、建设交通局、房产局和公安分局身份证办理等综合业务大厅,设置窗口30个。
B厅:公安分局出入境、户籍、公章备案和消防大队审批等业务大厅,设置窗口12个。
C厅:市场监管局、卫计局、财政局、文化旅游局、商务局和司法局等业务大厅,设置窗口28个。
D厅:国税办事大厅,设置窗口26个。
中心特色
中心以“树立政府形象、方便百姓办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为宗旨,本着“诚信、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化审批、一条龙服务”。区行政服务中心设有智能化服务设施,提供服务指南,设有举报电报和意见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贯彻省、市、区加强政务服务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等各项任务,以机构职能优化整合为契机,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中心将按照省市部署,运用互联网技术,全面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通过采取“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的模式,使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机构设置
建邺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建制,挂建邺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部门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的集中办理以及“12345”政务热线管理、指导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区主要领导交办督查事项等职责。设5个内设机构,为综合科、审批服务管理科、政务热线管理科、监督考核科、督查科。下设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区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雨润大街99号2号楼、3号楼一楼大厅。
邮编:210041
联系电话:58950800,58950831,58950849。
公交线路:92路、41路、85路、305路、170路、109路等。
地铁:地铁2号线雨润大街站下即到。
9雨花台区行政服务中心
雨花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挂雨花台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部门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的集中办理以及”12345“政务热线管理、电子政务数据库建设职责。
主要功能
中心是区政府与软件谷共同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部门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及“12345”政务热线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项目代办等职能。现进驻31个区(谷)职能部门,设立45个窗口(一层31个、二层14个),办理78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同时还提供企业信息查询、公共信用信息自助、项目预审代办、24小时取办件等服务。
布局设置
一楼东厅为公安户政大厅,西厅为企业登记注册大厅;
二楼为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和民生服务大厅。
中心特色
奉行“阳光行政、优质服务、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践行“作风实、节奏快、胸襟宽”作风要求,围绕“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办结时限最短”的奋斗目标,以“互联网+政务”为引导,以全科政务、预审代办、告知承诺制为抓手,做到便民服务“一站式”、行政审批“一窗式”、项目代办“一线式”、线上线下“一体式”,推行“网上办、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的政务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一个功能全、环境好、服务优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机构设置
政务办下设综合管理科、审批服务管理科、12345政务热线科、投资建设项目代办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南京市软件大道106号B座
联系电话:025-68213973
10江宁区行政服务中心
江宁区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江宁区人民政府设立的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中心位于杨家圩路2号,毗邻风景优美的杨家圩湿地公园(江宁区市民公园),环绕小龙湾河、秦淮河两条水系,占地48.4亩,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中心入驻23个区级机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587名,设266个办事窗口,集中提供政务服务事项788项,建设工程交易、农村产权交易、国土资源交易、政府采购、药械采购等公共资源要素市场整建制入驻。
中心建筑形体以秦淮河水为形,虎踞龙蟠的山为体,南京市花梅花作为设计理念,是南京城市文化和地貌特征的缩影。秉承“融于自然、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采用地热泵源系统、低辐射玻璃(Low-E)、中央循环新风系统等低碳环保技术,成为江宁区节能减排新标杆、综合服务新地标。
主要功能
江宁区行政服务中心位于江宁市民中心C区,建筑面积9760平方米,主要为辖区市民提供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险、婚姻登记、出入境登记,以及国地税办理、市场准入、施工许可等政务服务事项。
1、集中办理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整合区级机关的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中心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发件。
2、统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统分结合、彰显特色的原则,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推行统一进场交易、统一平台运行、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监察监督。
3、统一收费。中心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所有收费,公共资源交易的各项收费,统一在进驻中心的银行窗口缴费。
布局设置
中心分为A、B、C三个区,B区中庭为正门,南门连通杨家圩路停车区及市民公园,北门连通商务中心及休闲景观区。进入B区一层为导引服务区和等候休息区,二三层为文化大剧院,四层为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江宁分中心;C区一层至四层为政务服务窗口区,五层为办公区、会议室以及江宁区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A区三层为江宁区“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其余楼层布局正在调整之中。
中心政务服务区(C区),主要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民生服务事项,C区东门设总服务台、警卫室、监控室,以及自助查询机、取号机、导示牌电子屏等设备。其中一层为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大厅;二层为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婚姻登记大厅;三层为社会事业大厅、公安出入境大厅、税务服务大厅;四层为投资建设大厅、市场准入大厅;五层为办公区、会议室以及代办工作室。政务服务区设置茶水间、休息室、电子阅览区、自助服务区、商务洽谈区和电子查询(填单)台,为进驻单位、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利服务。
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区(B区),主要承接各类公共资源的交易活动,由B区南(北)门进入中庭,乘坐电梯至四层综合受理各类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事项。配套有3个开标室,6个封闭电子评标室,1个多功能会议室以及若干办公室,近600平方米。采取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进场、统一招投标、统一监管,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的无缝对接和阳光操作,构建全区统一规范、公正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中心特色
1、中心是群众办事的便捷平台。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中心建有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266个,审批部门和事项全入驻,通过设立全科窗口、推进网上审批、统一收费等方式实现行政审批链的全面整合优化,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中心之外无收费。
2、中心是企业办事的阳光平台。按照“一网通办、全程代办、预审联办、集中批办、不见就办”五个办原则,全面实施预审代办制。以模拟审批为框架基础,以代办服务为增值提升,融合“互联网+政务”、“不再审批,有效监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不见面审批等系列改革成果,形成具有江宁特色的集成式审改工作综合体,使政务服务向阳光、主动、智能、并联四个方面转型。
3、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平台。中心内老年大学、展陈馆、大剧院、多功能厅、图书馆等文化元素的相得益彰,为市民带去更便利的政务服务的同时,为全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4、中心是社会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平台。中心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库共享云平台,具备政务效能提升、“12345”政府热线自动化、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网络舆情实时监测、道路监控画面联动等功能,实现统一调度、扁平指挥、快速响应的城市综合信息化管理。
机构设置
江宁区行政审批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挂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下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江宁分中心、“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江宁分中心、江宁区投资代办服务中心、江宁区勘验服务中心四个事业单位。
江宁区行政审批局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持续推进预审代办制实施,着力建成“集中式受理、协同化办理、智能化运行”的惠民服务平台,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创新活力最强区”的服务目标。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5-69977016
详细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杨家圩路2号
邮编:211100
公交:848、803
11溧水区行政服务中心
我区市民之家位于天生桥大道600号,占地31.8亩,建筑面积72600平米,内设行政服务中心、多功能展区、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验馆等多个功能区。市民之家坚持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原则,逐步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的运行模式,目前进驻部门单位共38个,设有标准服务窗口237个,涉及办理事项299个。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厅内设有社保、不动产登记、婚姻登记、市民卡办理、燃气、自来水、电信等窗口,惠及广大市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设立了开办企业、税务征缴、户籍办理等各类审批事项,以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真正将便民利企落到实处。市民之家将不断健全和规范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缩短办事时限、简化办事程序,优化营商环境,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主要功能
1、集中办理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履行对区级职能部门进驻中心、开展事项集中审批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服务职能。实现投资项目的集中审批、高效服务、“一站式”办公。
2、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溧水分中心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场所、信息、咨询、见证等服务,按规定组织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业务受理、业务办理和信息发布。
3、人员统一管理。负责窗口服务质量及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等日常行政管理事项。
布局设置
中心大厅左侧设有服务咨询台,有导服工作人员负责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引导、咨询等便民服务。每层楼设有取号机、引导指示牌等设备。
中心一楼为便民服务,主要办理公安户政、电信、文广、卫计、教育和自来水费用缴纳等服务。二楼为投资项目服务,主要办理工商、税务的注册登记,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三楼A3区主要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B3区主要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等服务;C3区设出入境窗口提供护照办理、更换等服务;四楼为办公区、会议服务区和开评标服务区。
中心特色
1、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并联(模拟)审批。按照“提前介入、相互衔接、联合会办、及进转换”原则,全面推进投资项目并联(模拟)审批。推动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行政审批运行模式,全力推进“三多四联”审批模式的实施,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2、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细化工作任务,规范操作流程,出台我区投资项目全程代办、预审代办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加强代办员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投资项目审批全过程现场模拟演示方式。推行重大项目定制代办服务,建立政务办牵头协调、镇代办员全程代办、审批部门依法审批代办服务机制,加强对项目审批督办。
3、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市区要求逐步实现审批事项“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让群众少跑腿、更高效,切实将便民服务落实到实处。
机构设置
溧水区行政审批局,挂“南京市溧水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南京市溧水区行政服务中心”牌子,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下属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溧水分中心、南京市溧水区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南京市溧水区“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三个事业单位。
联系我们
地址:天生桥大道600号市民之家
邮编:211200
电话:025-57236900
12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
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中心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康乐路195号,总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
中心设有办事窗口56个,集中提供企业注册登记、投资审批、建设项目审批以及公安便民服务等307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服务。政府采购和工程交易等公共资源要素市场整建制入驻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淳分中心。
主要功能
1、集中办理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整合区级机关的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中心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发件。
2、统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统分结合、彰显特色的原则,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推行统一进场交易、统一平台运行、统一信息发布、统一监察监督。
3、统一收费。中心办理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的所有收费,公共资源交易的各项收费,统一在进驻中心的银行窗口收费。
布局设置
中心一、二楼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三楼西侧为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淳分中心,三楼东侧和四楼西侧为办公区。
中心特色
区级行政许可事项相对集中到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全科政务”服务,许可事项以审批科室为单元,进行全科受理、分类审核、限时办结;公共服务事以部门为单元实行“全科政务”服务。
机构设置
南京市高淳区行政审批局,为区政府组成部门,正处级建制,挂高淳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下设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高淳分中心和投资建设代办服务中心,负责中心的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5-57358958
详细地址: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康乐路195号
邮编:211300
公交:高淳102路、103路、106路等